他沒有死


  有很多事經過時間,就會被沈澱離析,也許最後輕重分曉,有的走向遺忘,有的終究深刻清晰;所以當我們到了九O年代,就懷念起六O年代,一旦進入廿一世紀,八O年代就呼之欲出。說「年代」也許很沈重,但是,細細用知覺去回想,總有些片段、景物、事件會讓人勾勒起「當時」,小至某一天的悲喜,大到一個時代的表象,身處在每一個「現在」,我們充滿質疑抱怨和不安,如果再過一二十年,這個時刻的點滴,就會被時間與經驗化解,然後到那時候,更清楚的具體起來,一切就會有了質地較好的意義,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時間裡,過著同樣的生息,「懷念」是件共通的語言,誰不具有念舊的因子呢?然而,誰又懂得為了念舊,刻意的在每個時刻追求一種將來可以「永遠」的價值呢?

  醫學上說,「聽覺」是人類最初能啟動的官能,所以有「胎教」,因為baby即使看不見,但他能聽見,也是最後消失的感應,所以人走的時候,不可以哭,因為還會被聽見,我們是做音樂的人,無意間參與了一種繁複醫學工程裡的細節,無意間讓人體最精密的構造獲得珍貴的遺留,只是我們一直不知道,除去畫面文字、華服肢體,聲音-是最能影響人心的東西,它通過時間,是念舊的思考過程中,最深遠的記憶。

  既然,懂得可以這樣純粹的貢獻,願意花上時間,使用無數人的思想精華,累積一種精準的印象,那是無價的交換條件,所以我們的現在,有豐盈的過去可以回想,甚至根本沒有成為過去。

  627個專輯,120個藝人,蔡藍欽在華納音樂19年的歷史中,怎麼都無法只是個「過去」而已,這三個字所帶來的精準純粹,遠遠超過想像,具體的,有持續不斷的專輯銷售和流傳在網路人群中的高度評價,無形中,是蔡藍欽這名字,提起來,就是一種精神象徵,無需多言爭辯,相信每個人心中想的,都是相同的。

  並不是因為他死了,時間不曾停歇,走著走著,才發現,他沒有死。


■ 我們及這個世界

  活著的人,你慶幸自己可以呼吸享樂嗎?我們是不是因此擁有更多更好的能力駕御這個世界?

  是的,當唱片工業日新月異在技術上爭新,在聲音影像上更強勢,種類不論復古、創新、另類、保守,大家只想提供選擇誘引決定,但是,誰可以再做出像蔡藍欽這樣的音樂?可以抽離的說,沒有那樣的時代背景,沒有那種孱弱的命運,當然不行,但也可以慚愧的說,相同的條件出現,不見得能有那樣看似清淡卻犀利若刀鋒的敏銳,創造出歷經14年還是動人的作品。

  我們會停止對一個充滿尊嚴的專輯歌功頌德,只需要「誠實」的呈現,那是唯一最好也最對的方式,這個過程,相信我們也曾經戒慎深懼,如當年,華納音樂的前身-飛碟唱片,在面對一個錄完音就乍逝的歌手,也曾經不知所措,如何才能發行專輯又不被冠以煽情聳動的社會評價,他們的小心翼翼,從很多文字中,可以讀得出來,改朝換代的華納音樂,何嘗不是懷著同樣的情緒,讓我們「義無反顧」的原因,在於一次次的討論中,一個個加入發言的人心中,彼此的勇氣相加乘,因為太確定的肯定,放下心來,雖然找不到比「重新發行」更好的字眼,這其中驚人的能量,証明了「義無反顧」。

  多希望能夠將這種「美感」傳染給更多的人,幸運的我們,比起「飛碟唱片」,有更多的「能力」了,所有當時未能更寬廣的媒體傳播方式,未能更直接妥善的科技-可以永久保存的CD,由我們來接手轉載,深信這也只是蔡藍欽的音樂流傳恆久的過程中,一個小小的點而已,站在這裡,驕傲的參與至少是個能力所及的片段。


■ 用生命證明「永遠」

  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「永遠」,功名感情或權勢,蔡藍欽的生平可能不是最輝煌離奇,可是他用生命的結束,讓我們見証到了「永遠」,如果你可以知道生命的盡頭來臨之時,你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是什麼?

  蔡藍欽最幸運的,留下的傳奇故事多半因為沒有真正的答案,充滿無限可能的揣想附會,甚至於因為人們對往生者的敬畏,不會有任何負面的斷言,他昂揚的骨氣,從歌曲裡娓娓地告訴我們:「我是這麼想的」,幸運的地方就在於追究這個人的傳奇,請從他的歌曲中找到你要的答案,一百年之後還會有無限可能的答案。

  為了能夠不遺漏任何的線索,為了14年後美好的因緣際會,這裡將提供所謂「當時」的文字,加諸走過14年的「當代」看法,竭盡所能的「完整」,表達傳承的心意,就像台灣大學依然座落在羅斯福路,聯考卻已經進入末代了,孩子們即將不能理解「台大」這兩個字在許多走過和蔡藍欽同個時代的人,是一個什麼樣的高尚標的,不能體會每個青年在聯考制度下,如何因為「選組」、「選系」決定了大半後生的命運,更不能聽懂父母的「老舊」觀念裡,他們為什麼被下意識教育成「讀書很重要」,我們只想解釋,而不是說服。

  生命是個太龐大的議題,蔡藍欽用22年就解釋完了,如同專輯內的第一首歌是「出發」,中間幾經轉折,最後不忘用「這個世界」表達他離開人世前對整個生命過程的善意註解,現在看來,每件作品都是冥冥之中,對於這所謂的「之中」,其實又蘊藏太多可供人心去體會的寓意,如果能夠學會一點先知先覺,我們都可以更輕鬆的看待生命,但即便此刻,還是要說「冥冥之中」之所以令人害怕又好奇,就是因為它的不可掌握。

  蔡藍欽,你來不及告訴人們你是如何掌握的,但是這符合了你的調子,因為,我們變成了永遠只是在追隨的人而已。


■ 給每一個人

  到底什麼樣的姿態,可以符合人們所既有又期待的專輯概念,舊資料、檔案、照片和母帶,蔡藍欽的家人朋友和過去合作的音樂人,西門町老家,台大校園.....還有什麼?

  在新舊交替的掙扎中,原以為太古老的事物是不具新時代意義的,然而一路發掘,陸續傳來太多根本沒有出現過的訊息,這些對任何一個想要更了解認識蔡藍欽的人而言,都變成是新的,彷彿落入湖面的水滴,蕩漾起無數美好的漣漪,那些珍貴的資料、人情,漸漸的包裹起重新發行這張專輯的慨念。

  來自那個曾經不願活在優秀的哥哥的陰影下的善良弟弟-蔡淳,提供了保存多年的原創音樂,我們稱為「demo」,其中有蔡藍欽尚未發表過的創作,從蔡淳寫下的短文裡,我們代替他開口表達,這是多令人動容的「兄弟之愛」。

  逐漸成形的使命,有太多讓人感動的情感,藉由一張專輯凝聚起來,新舊歌手、設計、撰稿、電台DJ、電視頻道、新聞記者.....,我們說感動,太看重自己的份量了,這是源自蔡藍欽的精神所驅使,每個人都希望不負所望。

  期待你看見大家的用心,就像蔡藍欽為「這個世界」所做的美好註解。


廖瑩如
華納音樂 製作統籌

Apple Music